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© admin   /  2021-10-26 14:10  /   27269 浏览 版权:保留作者信息

阿色 发表于 2021-11-1 16:32
入林记

   文/ 阿色

改正一错字。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刘国峰 来自手机 版主 2021-11-1 21:31:37
参加“创评会”活动的诗歌作者,请创作一首与原作题目相同,行数相同,基调相似,意旨出新的诗歌一首(注意不要机械地模仿原作),在原作帖后跟帖发表。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刘国峰 来自手机 版主 2021-11-1 21:31:46
欣赏好诗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
好的
心之所向,素履以往。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入林记
文/潘以默

在某些失语时刻,我会回到
少年时独自发现的山谷
路有薄雾,小溪对面有人在砍柴
刀刀入木,声音像被吸住
一辆没有牌照的拖拉机,路边孤冷
有种直觉,他们就是那伙
许多故事流传,又少有人知的砍柴人

我涉水过溪,啍着歌
进入密林,脚下有许多新鲜的细枝
有个女人出现在面前,她看出我的无害
与我交谈,淡然地说
脸上的伤疤来自云豹
说他们都带两把刀,有一把专剁主干
她只在说起柴刀入木的声音时
双眼迸出光芒

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本帖最后由 国际诗赛 于 2021-11-3 23:32 编辑

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
——评张二棍《入林记》
文/予衣

       张二棍的《入林记》是他的一首早期作品,或许算不上他的代表作。诗人通过近乎白描的手法描写“入林”后的情景,表达诗人对宁静世界的渴望和追求。全诗语言精炼朴素,含蕴丰富,耐人寻味。
       诗歌第一段为“入林”。正如诗人所说:“我喜欢山林,曾无数次深入其中,当我流连在或葳蕤或萧条的草木之间时,获得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安静”。与其说是入林,还不如说是遁世,诗人一直希望寻求一片属于自己的“林”,一块宁静的理想的世界。“脚下/依然传来枯枝裂开的声音/北风迎面,心无旁骛地吹着”,现实“有让人伤感的洁净”,让人无可奈何。“倾覆的鸟巢”是一种暗示,诗人已经明白,自己的理想世界已经倾覆,无法实现,但自己的内心却又心存不甘。“唐朝的布局”用得极妙,既暗示一种返璞归真的渴望,又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感伤。
       第二段写返回。“那丛荆棘,拽了一下我的衣服/像是无助的挽留。我记得刚刚/入林时,也有一株荆棘,企图拦住我”。想留留不下,想逃逃不掉,历经千辛万苦,穿越千山万水,总是被尘世的“荆棘”羁绊,在梦想与现实之中挣扎徘徊。“它们都有一张相似的/谜一样的脸/”。一直没有找到想要的“林”,世界依然是谜一样的令人迷惑,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迷茫。“它们都长在这里/过完渴望被认识的一生”,再次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纠结、矛盾和迷茫。一方面,诗人一直希望逃避尘世,找到一片心中的净地,另一方面,诗人的内心深处依然渴望被人发现和赏识,用自己的才华开创一片天地。这是诗人内心的矛盾,也是理想与现实的真实写照。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入林记
予衣

迎宾曲,没有事先彩排
没有那么多预设或潜藏的规则
鸟儿都是天生的歌唱家,习惯无拘无束
发自肺腑的声音,自带韵律
我情不自禁地走神,情不自禁地一起欢唱
发自内心地赞美每一棵树,每一片叶子
我的掌心里铺展着一片辽阔的森林

也提及家常
歪着头向我打听,一些无头无尾的故事
偶尔也会为一叶花草,撕破脸皮
面红耳赤,形而上地争吵,不伤大雅地搏斗
直到惊落一捧星光
整片树林和天空便融为一体
歌声又不断聚拢来
将我围成一棵纯粹意义上的树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本帖最后由 国际诗赛 于 2021-11-3 19:14 编辑

入林记
文/天河水

一个偏旁与草木有关
而你是红尘中奔波的一株
与生俱来的锋芒,以其
原生的血脉昼夜不停地苍翠
骨子里嶙峋的修辞
写皴裂的诗句

烈焰流成瀑布,河水
一直在走。我以为——
现身一片松树的挺拔
就能领受母亲二字的高度
俯瞰群山老去
鲜花长出皱纹
为了将一个乳名喂养长大
含辛当道,茹苦断后
松果咬紧一身牙齿



普适的大众情怀
——读《入林记》有感

条分缕析先从诗题《入林记》着手,这是一首诗的名字也是二棍老师的一部诗集的名字。入林,入的究竟是什么林?来读这两句:“依稀还是唐朝的布局,里面/有让人伤感的洁净”。至于唐朝,诗是绕之不开的话题,是这个朝代的醒目标签无异。这个林我的理解是诗林,泛指诗歌圈。林中有什么?“轻轻走动,脚下/依然传来枯枝裂开的声音/北风迎面,心无旁骛地吹着/倾覆的鸟巢,倒扣在雪地上/我把它翻过来,细细的茅草交织着……”不说枯枝,北风,也不说茅草,冷冽的氛围,单就一个倾覆的鸟巢,就足以成为诗人产生洁净伤感的理由,象征繁衍生息一飞冲天的鸟巢倾翻在地,里面空空如也。正所谓我待诗歌如初恋,诗歌虐我千万遍。诗人满腔热忱投身诗歌圈,诗歌报以的是冷遇,一个冰冷的白眼。十年寒窗无人识,一朝成名天下知,诗人也有过籍籍无名的寒窗期,踌躇满志拿起诗歌这个工具却未能完成预期的诗歌任务,这就不难理解最后的一句:“它们都长在这里/过完渴望被认识的一生”。以点托面,我们难道不是其中之一份子?

是隐忍前行还是黯然退圈?“我折身返回的时候/那丛荆棘,拽了一下我的衣服/像是无助的挽留。我记得刚刚入林时,也有一株荆棘,企图拦住我”。我读到过这样的评论:“朴素、纯粹、隐忍、悲悯、痛彻、虔敬、荒芜、冷彻、向下、沉入, 这是张二棍的精神态度和诗歌质地。对于张二棍来说, 他是用诗歌来唤醒自己。诗歌是他的替身, 诗歌替他一次次超度, 替他一次次忏悔, 替他一次次起死回生”。诗歌是他的初心也是他作为诗人的责任,使命感让他走进来,又以荆棘般的诗歌态度挽留住了自己。而动摇与坚持不正是我们都曾有过的挣扎与蜕变?

拿破仑说;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”。这句话已然公式化到各行各业,各个领域,通俗到厨子减肥的层次了。那么如法炮制,不想当著名诗人的诗人就不是好诗人以励志为前提也是成立的,我们都曾如此渴望被外界认可,渴望成功,尤其是年少气盛的时候,朴素的从众心理俨然成为普适的大众情怀。诗人用隐喻的手指轻捻慢拢,就达到了诗歌的至高境界——共鸣,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一如银瓶乍破,水流渠成。好诗养眼也养耳,隔着字词句篇的外衣可以听到一个人内里的心跳与脉搏。整首诗匠心独具,句与句、段与段环环相扣,不枝不蔓地服务于主题,铺陈充分,互文紧密。
(前面所发稍作修改,以此为准)
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俯仰无愧天地
            ——简评张二棍《入林记》

所谓“诗言志”,这首张二棍的《入林记》是一首典型的抒发诗人情怀的诗。
这种情怀,稍微有点读过唐诗宋词的人都会有,会写诗的朋友也多多少少在自己的诗句中有过涉及。通俗点说,就是怀古惜今。不过,像张二棍这样写的看似轻描淡写,实则入木三分的却是不多见。
文本细读如下。
诗人在语言上没有加大力度,但加强了精确度。前四句最是明显。“轻轻走动,脚下/依然传来枯枝裂开的声音”,这两句是个小小的悖论。轻轻走动的目的,自然是希望不发出声音,但偏偏有枯枝裂开。这声音让读者警醒,因为这预示着会发生什么,有了一个小小的悬念。轻轻走动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?
这两句的精确度,表现在两个方面。第一,这是对现实发生的事实的准确采集。第二,无论是“轻轻走动”的态度体现和“枯枝裂开”的氛围描述,都与后面“鸟巢”与“唐朝”的这对主意象有着紧密的联系。
接下来两句,“迎面的北风,心无旁骛地吹着/倾覆的鸟巢倒扣在地上”,这里其实也隐含着一个悖论。北风心无旁骛,应该是没有要吹倒鸟巢的心思,但结果是发生了倾覆。这里的“心无旁骛”,有不顾一切,高高在上,天地无情的意味在里面。这两句,也许,还有当下诗歌现状的心理现实存在。这为后面“唐朝”意象的出现进行了有效的铺垫。这里的精确度集中体现在“心无旁骛”上,所谓心无旁骛,这里用的是反向词意,就是不关心其它一切,好坏都和我无关的一种状态。或者说,是在做更加重要的其它事。
这一节的最后三句,是图穷匕现,这个“匕”就是“唐朝”。第一遍读到的时候,还是有些突兀,怎么“鸟巢”突然和唐朝发生关系了?这种突兀,也许是要提醒我们再回头重读文本,那些细微的痕迹,隐秘的铺垫,将会呈现出脉络。
关键要回答的问题是,鸟巢和唐朝这两个词怎么会构成了这种类似像喻的关系。
其实,我们在中间添加一个词,就一目了然。鸟巢+王冠+唐朝。
鸟巢,诗人的家园或归宿。王冠,形似鸟巢,并暗指诗歌在语言艺术中的地位。
唐朝,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时代,历代以降唐诗就是诗中王冠。
所以,我们不能换成宋朝,或其它。
在这一节的最后,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词不能遗漏,那就是“洁净”。这是表现诗人情怀的最直接的证据。“让人伤感的洁净”,是诗人的忧伤,也是诗人对自己和诗歌品格的要求。因为哪怕鸟巢打落到尘埃里,他还是认为里面是洁净的。这种对诗歌深入骨髓般的狂热的爱,是不允许产生一丝一毫的质疑,所以,鸟巢必须是洁净的。
总结上述第一节的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“轻轻走动”的真实目的,是诗人想靠近一个伟大的诗歌王国。“轻轻”是卑微和谦逊,是学生走近教授时的态度。是一种“俯就”的姿势。而“枯枝裂开”,和“倾覆的鸟巢”与历史镜像中被颠覆了的唐朝,构成了统一。只是诗人关注的不是贞观之治的唐朝,也不是唐明皇的唐朝,而是有借鉴意义的“布局”和崇敬意义的“洁净”,昭示了诗人高瞻的眼光和高洁的品格。
本诗第二节,诗人从高蹈中回到现实。现实依然是荆棘密布。两次荆棘意象的出现,不是偶然,而是一种必然。但是,如何解读这两次出现的荆棘,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不少人对这一节诗人的叙述方式有好奇,也有人欣赏诗人对荆棘的态度,想象出父亲对子女的情境等等。这些自然有大家的道理。不过,我个人感觉,上下两节是有紧密联系的,不仅仅是“入林可以远达唐宋,也可以近及当下未来”的洒脱。
诗人“折身返回的时候”,实际上应该是郁闷的,因为他自觉没有赶上唐朝那个时代,也无法追回那个时代。这种思绪对他是有杀伤力的,就像荆棘拽了他一下。这荆棘是能伤害他的,但他发现没有或假装没有,他感觉那是“无助的挽留”(都是过去式,与当下现实无益)。这郁闷感,也让他想起入林的时候,也有荆棘拦住他的路。他觉得它们都有“谜一样的脸”,让他不解。但是,他还是要去思索,要去解答,要弄清楚“荆棘”对于他意味着什么。
在这里,“荆棘”对于诗人而言就有了哲学意味。
诗人有没有在诗中回答了呢?
我认为,是回答了。并在回答中直指本诗的核心要素——诗人的情怀。
第一个荆棘,我理解为鸟巢坠落尘埃之后的环境,显然困难重重。像当下逐渐边缘化的诗坛现状。第二个荆棘,可能指向诗人自身的生活环境和感受,“企图拦住我”,在学习诗歌艺术的过程中,哪里不是困难重重?
据说诗人是一个长年在野外进行勘查的地质队员,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,显然非常艰苦,非一般人能想象。
当然,我们读诗,自然不能这么直白地明确指向,但作为评论,还是需要结合诗歌背景,这样才有可能无限接近诗人的感受,最后才能理解“它们都长在这里/过完渴望被认知的一生”,是和光同尘,而不是怀才不遇。
为什么说是和光同尘呢?
荆棘这个意象,天生就对人类有伤害,在诗人眼里就是对立面,会“企图拦住我”。但诗人的选择不是披荆斩棘,而是原谅了它的伤害,认为它们是“挽留”。至于以前的“拦住”,诗人也不想深究这“迷一样的脸”的真相,而是换位思考,用自身的感受来体会它们身处荒野,“渴望被认知”的心理,所以这也是一种原谅。
第二节对“荆棘”的两种原谅,实质上就是一种诗人自“仰”的姿势。
诗人由此升高了一格,像俯视荆棘,也像化身荆棘,在情怀上与荆棘和光同尘,最后达到了入林出林皆可的自由。这就不是一般的情怀了,而是大情怀。
总之,《入林记》,表达了一个诗人对诗歌理想与现实状况的理解和追求,抒发了诗人一种高洁的,人间清醒的,愿意像荆棘野草一样自由生长在天地中的大情怀。
所谓“林”子,也就是圈子。诗人第一节划了一个大圈子,第二节则画了一个小圈子,
他认为这就是他的天地,“俯仰无愧天地,褒贬自有春秋”。

2021-10-29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《入林记》

——尘凡无忧


一走入树林,人世
就在我身后合上了门
夜的露气,仍盘桓氤氲
稀疏的光线像雨滴,从亘古以来
就在滴下,时间于此落入迷宫
这个如同幻觉的世界,有一种
让人晕眩的繁盛

越向林间深处,脚步越轻盈
仿佛有什么,提起了我的灵魂
潮湿的空气里,它们纤细
而静谧地游荡,我边走边分辨
什么令我如此安宁
仿佛我生就是一株植物
从人世拥挤的丛林,终于回到
自然而松弛的家中
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返回顶部